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雪 实习生岑雨婷 武汉报道
7 月 29 日,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召开 2025 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 6 月末,湖北省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 10 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 9.3%,成为全国第 10 个存款余额超 10 万亿元的省份。
"今年以来,全省金融部门积极响应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向,推动金融运行稳中有进、进中向好,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史长俊表示。
数据显示,湖北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增强。截至 6 月末,全省社会融资规模余额达 13.58 万亿元,同比增长 9.6%,较全国平均水平高 0.7 个百分点;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 8041 亿元,同比多增 1274 亿元。同期,全省本外币贷款余额达 9.29 万亿元,同比增长 7.9%,较全国高 1.1 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增贷款 5808 亿元,位居中部六省第二,同比多增 1062 亿元。
在金融总量稳健增长的同时,湖北省金融服务质效持续提升。围绕"审贷更快、覆盖更广、贷款更易、成本更低",全省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企业和居民融资负担进一步减轻。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 3.2%,同比下降 48 个基点;新发放个人贷款利率为 3.09%,同比下降 46 个基点。
一揽子货币政策支撑"支点建设"
在落实国家货币政策方面,湖北省积极作为。自 5 月 15 日起,湖北省全面落实降准政策,通过下调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释放全省地方法人银行中长期资金约 27.3 亿元,全部投向科创、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
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货币政策处处长鲍明星介绍,湖北省分行紧扣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向,从总量、价格、结构三方面协同发力,推动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为湖北省"支点建设"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在总量与价格层面,降准、降息等政策精准滴灌实体经济。例如,7 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至 1.4%,带动 1 年期 LPR 降至 3.0%、5 年期以上 LPR 降至 3.5%,较去年同期均下降 45 个基点。政策利率下行有效传导至实体融资端,6 月份全省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 48 个基点,普惠小微贷款利率同比下降 73 个基点,企业融资成本持续走低。
在结构层面,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与特色产业倾斜。截至 6 月末,全省落地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 1997 亿元,同比增长 37%,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普惠小微等领域的信贷投放。
数据显示,截至 6 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县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 11.8%、24%、15.8%、11.8%,均高于全部贷款增速及全国平均水平;科技人才贷、创新积分贷余额 528 亿元,覆盖创新主体 1.2 万户;绿色债发行 137 亿元,规模居中部第一。
尤为突出的是,湖北省立足省情特点,单列 200 亿元额度赋能两大重点产业:依托武汉东湖高新区科创优势,安排 100 亿元支持区内科技企业,助力武汉申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聚焦"千湖之省"与淡水产品第一大省的生态优势,安排 100 亿元打造"再贷款 + "模式及创新产品,重点支持"水经济""茶经济"等特色产业。
多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为推动湖北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全省持续深化跨境贸易与投融资便利化改革,通过政策升级、流程优化、平台赋能等多维举措,为涉外经营主体提供高效金融服务,驱动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跨境人民币业务领域,政策红利持续释放。2024 年,湖北省与实体经济高度相关的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 1838.4 亿元,较 2021 年的 727.1 亿元实现翻倍增长。
2025 年,"优质企业"和"对外承包工程类优质诚信企业"两项便利化方案同步升级,在降低准入门槛的同时增强政策吸引力:将企业合规记录要求调整为三年内不存在"实质性违反或故意规避跨境人民币管理规定、外汇管理法规、国家"三反"(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规定等法律、法规"或"被外汇局或人民银行等相关监管部门予以处罚"的情形,扩大覆盖范围;简化业务流程,企业凭收付款指令即可办理结算,无需逐笔提交真实性材料,若收付款指令信息已满足申报要求,可免于额外提供说明文件。截至目前,全省两类便利化企业达 414 家,较 2024 年新增 49 家,跨境结算效率显著提升。
打破区域壁垒,政策包容性进一步增强,外地企业可共享湖北红利。省外注册企业若符合注册地"优质企业"标准,凭证明文件可直接享受湖北跨境人民币便利化政策;未达标的企业,可由试点银行提交自律机制评估,经综合评估并征询监管部门意见后准入,打破区域壁垒,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外汇便利化服务同步扩面提质,重点聚焦绿色、科创及中小微企业。数据显示,全省 17 家银行累计为 298 家优质企业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业务 11.5 万笔,金额达 311.8 亿美元,其中绿色、科创、中小微企业占比近七成,精准对接实体经济需求。
此外,"楚汇 e 通"微信小程序于 6 月上线试运行,整合外汇政策查询、业务咨询、网点导航、汇率工具等功能,实现"网上办""掌上办",涵盖经常项目、资本项目、跨境人民币等全领域政策文件及典型案例,既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便捷服务,也为银行从业人员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
在贸易新业态领域,金融支持不断创新。全省积极便利跨境电商、外综服、海外仓、新型离岸国际贸易等跨境结算,推动外贸模式多元化发展。
同时,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改革持续深化:简化外汇登记流程,推广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在武汉开展"科汇通"试点,提升跨境投资汇兑效率;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推广跨境融资便利化及银行直接办理外债登记试点,上半年全省外债流入 2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85%,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据了解,湖北省将以《湖北省优化金融供给六大专项行动方案》为抓手,通过"外贸企业金融帮扶专项行动"强化涉外金融支持,力争实现跨境金融服务平台贷款增长 20%、出口信保小微企业覆盖面达 70%,为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注入强劲金融动力。
配资盘股票配资网,配资实盘平台,股票如何做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